• 全国 [切换]
  • 国民康养

    白云心理医院心理咨询师张治华:要高度重视孩子的情绪问题

       2023-02-15 大洋网5710
    导读

    在广州白云心理医院,每天在这里接受心理咨询的青少年不在少数,其中不少都是13-18岁的中学生,有学生是在家长的带领下前来进行心理治疗。“孩子的很多情绪问题被家长忽视 这是最大的风险。”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心理咨

    在广州白云心理医院,每天在这里接受心理咨询的青少年不在少数,其中不少都是13-18岁的中学生,有学生是在家长的带领下前来进行心理治疗。“孩子的很多情绪问题被家长忽视 这是最大的风险。”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心理咨询师张治华说。一年下来,找他做心理咨询的青少年学生有200多名。“中学生心理问题这几年有高发的趋势,我接诊过的患者,年龄最小的只有八九岁。这些家长能带孩子过来接受心理咨询,起码说明家长还是重视的。”

    作为资深心理医生,张治华经常作为专家组成员到广州不少中学,去为孩子们上心理辅导课,参与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张治华说,任何心理问题都会有苗头,不会说一下子就爆发了。只不过这些苗头被家长忽视了,或者很多家长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孩子有心理问题,刻意忽视孩子的心理问题。“很多时候我去到学校的时候,都是为了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我们去‘拆弹’,有时我们去和学生深入谈心后才发现,有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很严重,达到中、重度抑郁的程度。也就是说,这些学生早就该接受心理支持了。”

    张治华介绍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所有精神卫生疾患中有半数始于14岁,但大多数病例未被发现,也没有得到治疗。在全球范围内,抑郁症是15-19岁青少年疾病和残疾的第四大原因。临床调查显示,大多数患者的抑郁症病根都是在中学生时期就已经种下了。但遗憾的是,很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症状却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家长都对抑郁症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孩子不开心只是孩子“爱钻牛角尖”“想不开”。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了解太少了,也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会患上抑郁症。很多家长对抑郁症也存在认识误区,认为这是性格问题,当学校向家长提出孩子可能患上了心理疾病,家长很难接受,很多家长的第一直觉是,是不是学校在找理由不让我的孩子上学了,甚至和老师发生争执。”张治华说,根据他的经验,一旦到了学校找到他去和学生谈心的时候,情况已经比较严重了。

    张治华说,有一名中学生,有一次考试考得不好,他爬上学校的楼顶坐了两小时,他告诉张治华,当时自己很想跳下去,但又有些害怕,后来还是没跳。张治华当时和这名学生整整聊了3个小时,逐步让这名学生从严重的情绪问题中走出。“这名学生的情绪问题已经到了这种程度,一个很小的刺激,他可能就会做出冲动之举,比如轻生。在这之前,他肯定有一些显性的表征,但老师和家长没有关注到。对于遭遇情绪问题的学生来说,如果不能在合适的时机得到心理支持,那将是十分危险的。就好像人在溺水时,必须尽快施救,错过了这个时机,施救的意义就不大了。”

    来找张治华寻求心理咨询的人大致有三类:一是父母,通常由于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不想去上学、退学或亲子关系出现严重障碍,因此父母来寻求解决之道;二是孩子,他们本身感到很痛苦,或是出现了长期情绪低落甚至自残的情况,希望获得帮助;三是学校教师,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当学生向自己求助时,老师觉得自己不够专业,于是希望他能介入,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张治华说,虽然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看上去各不相同,但实际上是有共性的。比如说,有些青少年的一些合理的要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尤其是在二胎家庭中,老大因为被灌输“要让着弟弟或妹妹”的想法。很多家长可能觉得这不是问题,老大让着老二似乎天经地义。但长此以往,老大就会觉得原本属于自己的爱被夺走了。老大无法发泄他的情绪。就会寻找替代方式,如追星、早恋等。而家长和老师有时未能及时给予有效的帮助,长此以往,老大的心里可能会有很多怨和恨。在多数遇到心理问题的青少年中,多少都有家庭不和睦的因素。“父母关系不好,或兄弟关系不好,青少年的需求长期被忽视。”

    又比如,很多出现心理困境的孩子,都会出现自残行为。这也是很多孩子的心理问题被发现的直接线索。通常,选择择自残的孩子是为了缓解情绪压力,通过伤害自己的身体来释放情绪,就像毒品成瘾一样,不能自控。

    除了一些显性的极端案例,还有很多孩子受困于隐性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成为当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大威胁。

    很多人来找到张治华,是因为自己的孩子不愿意去上学了。“很多家长都是在孩子的心理困境到了孩子不愿去上学了,才来需求帮助,因为他们也没办法说法孩子重新回到校园。”

    在张治华看来,家长们列出的这些问题,只是“症状”。而发现问题后,找到“病根”,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只有找到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张治华说,“孩子之所以不去上学,可能是因为父母之间的关系破裂,让他感到不安全;也有可能是他的某个感受长期被忽视了,他想通过这种方式向父母‘示威。如果家长‘懂行’,很多悲剧原本可以避免。”

    张治华说,14-18岁的青少年,处于青春期,相对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为他们的身体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体内激素分泌变化快,情绪更敏感,家长们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心理问题更加要提防。

    很多时候,为了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张治华都会亲自和孩子们聊天。为了让孩子配合心理咨询,他首先需要取得他们的信任,这也是他作为心理咨询师的基本功之一。信任的建立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让面前的青少年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不会排斥;另一方面是专业性,有时,心理咨询师所说的话可能不见得有多么深奥,但孩子觉得很有道理,能听得进去,这背后其实是心理咨询师专业功底在起作用。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gmky.com/news/show-156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gmky1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