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康养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过多的才华是一种病,害死很多人,差点儿害死李白

2022-03-01 17:508580

  “过多才华是一种病”,这话如果是我这样的笨人说的,就有点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意味,可出自才华横溢的作家诗人木心之口,那就颇有说服力了。其原话是:“过多的才华是一种病,害死很多人。差点儿害死李白。”李白咱们都熟悉,那可是一等一的大才子,曾对全世界公开宣布“天生我材必有用”,会写诗,舞剑,喝酒,下棋,书画,抚琴。还自以为会做官行政,治理天下,可就是后边这一条才能,差点要了他的性命。

  胡适也是被“害死”的很多人之一。他才高八斗,能写能说能干,能当教授学者,也能当大使院长,所以前前后后拿了几十个博士学位,有自己挣的,也有人家送的。可是他吃亏也吃在过多才华上了。因为他才华太多,爱好太广,又不知节制,结果是处处用心,啥都想弄,最后把精力分散了,啥也没弄完。《白话文学史》写了一半,《中国哲学史大纲》写了一半,《水经注》研究搞了一半,有人因此戏弄他是“上半身大师”。

  反之,与他同时代的梁实秋,虽也多才多艺,却能有所不为,敢于舍弃,一生专攻文学,心无旁骛。最终,他的随笔写成气候,《雅舍小品》风靡一时,再版数十次,“凡有井水处,皆有梁文”。他的译作也成就斐然,领先一时,他坚持不懈,花40年时间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计有剧本37册,诗3册。一举奠定了作为著名散文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的地位。

  姚鼐也差一点被“害死”,多亏他及时回头,才转危为安。姚鼐《惜抱轩集·诗后集》记,一日,浙江嘉定文学家王鸣盛对朋友戴震说:“我以前很怕姚鼐,如今不怕他了。” 戴震说:“这是为什么?” 王鸣盛曰:“彼好多能,见人一长辄思并之。夫专力则精,杂学则粗,故不足畏也。” 戴震把这话告诉了姚鼐,姚如醍醐灌顶,大彻大悟,马上改弦易辙,忍痛放弃多种爱好,牺牲多样才能,聚精会神写作,全力专攻古文。经过数十年的琢磨钻研,苦心孤诣,终成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

  “专力则精,杂学则粗。”这话说得太经典,太深刻了。所以,如果有人夸你多才多艺,怂恿你四面开花时,即便这是由衷的好话、好心,你也要格外警惕啊,因为有“害死很多人”的前车之鉴,你不想跻身其中吧?其实严格地说,过多才华不是病,而涉猎太广,过多地在多领域显示才华,狗揽八泡屎,处处都想拔尖逞能才是病。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亚里士多德,号称“百科全书”式的大师;苏东坡,集诗词家、书法家、文赋家、美食家、佛学家于一体;达芬奇,学者、发明家、艺术家,博学多才的巨人,他们都在多个领域里大放异彩,广有建树。要做到他们那个高度,一是寿命足够长,二是效率足够高,三是足够勤奋,再加上路子要对,有一条不济,就走不下去。而且,这种全才是不世出的,数千年才有一个,轮到你我的概率就好像买彩票中头奖一样,属于小概率事件。

  《荀子·劝学篇》曰:“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过多地显示才华的人大约就像这位“无肠公子”,看起来张牙舞爪,威风凛凛,其实哪一样都不突出,谁都能轻松收拾它,经常成为人们的盘中餐。反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还有蝎子、毒蛇,都貌不出众,才不惊人,却能纵横天下,少有对手,敢惹他的人不多。无他,一个靠尾巴上的钩子,一个凭嘴里的毒牙。这就叫“一招鲜吃遍天”,才不在多,管用好使才是最重要的。才多而滥用,那就是病,肯定会害人的。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诗情画意》成语书法图文赏析
诗情画意,汉语成语。意思是如诗的感情,如画的意境,富有诗歌和绘画那样的情感意境。这个成语一般形容风景优美,好像诗画中的境界,耐人寻味。也指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情趣。又作“画意诗情”。诗情画意出自宋·周密

0评论2023-02-28831

【经典赏析】刘长利|​浅析孙自然书法艺术
孙自然,又(自冉),中书协会员,当代实力派书法家。1963年生,山东省菏泽市人,自幼酷爱书法,三十余年研习不辍,挖掘传统技法,广汲百家之长,先后研修于山东齐鲁书画大学,西安书画研究院,师从于著名书法大家欧

0评论2023-02-28862

中国古代文学鉴赏以及创作的重要形式
中国的民间文学传统源远流长,最古老的文学形式就是古诗词,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就是。它把一切表达成韵脚来表达,形式简单,意蕴深厚,是中国古代文学鉴赏以及创作的重要一种形式。的组成是由韵脚和调两部分组成。

0评论2023-02-28584

从行走与阅读中领略文学的风景
对于一名高校教师来说,暑假是平时教学生活的一种调节,也是新生活状态的开启。暑假可以有较多时间来阅读,可以参加一些专业学术会议,进行文学交流。因此,暑假的文学生活是很重要的生命拓展,更是自由舒展的诗意人

0评论2022-09-05513

“世界文学之都”开启“阅美南京”之旅
9月3日,以“品文都、诵经典、爱南京”为主题的“阅美南京”系列活动在南京青春书店正式启动。叶嘉莹先生曾说:“吟诵声中有诗词的另一半灵魂。”“阅美南京”系列活动,旨在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品、读、诵等,提升

0评论2022-09-05626

中国作协、国家广电总局战略合作 推动文学和影视有机结合
9月2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双方将促进优秀文学作品向电视剧、网络视听节目等形式转化及对网络文学的版权开发。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书记

0评论2022-09-05594

经典原来可以这样读!铁凝、格非等重量级作家文学鉴赏课亮相
近日,2021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大家读大家”书系第四辑由译林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著名学者丁帆、王尧主编的一套国内重量级作家阵容的文学鉴赏课,收录铁凝《隐匿的大师》、阎连科《作家们的作家》、格非《文明

0评论2022-08-26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