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康养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钱锺书是“痴气”与“算计”,还是真实与接地气?

2022-03-01 17:496060

  最近看一本书,是宋淇之子宋以朗先生的作品《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众所周知,宋淇先生在世时,与很多文坛大咖均是好友。张爱玲去世后,更是把文学遗产与所有存款全部托付于宋家,足见情谊之深。阅此书,我发现与平日看的人物传记很不一样,它严谨,措词小心,力求准确,没有文学的虚构与夸张,而是干货满满,以其父亲与朋友的大量书信往来还原历史真相。也难怪,宋以朗是统计学博士,纯粹学理的人来写传记,当然有其鲜明烙印:文字干净利索,不掩藏、不粉饰、不矫情。

  特别是看到他写钱锺书、杨绛夫妇与张爱玲之间的嫌隙那一章节,更见作者为人的坦荡与格局。有人采访钱锺书时,问他对张爱玲的看法如何,钱对她评价不高。但1979年钱锺书访美,明明对学者水晶亲口讲过张爱玲“She is very good”。于是,有一位采访者当场质疑,钱锺书的解释则是“不过是应酬,那人(水晶)是捧张爱玲的”。承认自己说的是场面话,钱先生这一点也是坦率得可爱,说明他对文坛上的有些事还是了解的——水晶确实是超级张粉。水晶同样也敬仰钱先生,曾把访问钱锺书时与之合影的照片寄给张爱玲,照片上他紧紧捉住钱先生的手,样子毕恭毕敬。而张则转手把照片寄给了宋淇,并配上寥寥数语:“钱锺书出国好像没经过香港?水晶跟他合拍照片,寄了一张给我,比报上的清楚,真不见老,转寄给你们,不用还我了。”不难看出,这两位天才作家真是关系淡漠,谁也不待见谁。

  网上曾流传杨绛看不起张爱玲:“我的外甥女说张爱玲死要出风头,故意奇装异服,想吸引人,但她相貌很难看,一脸‘花生米’(青春痘也),同学都看不起她。我说句平心话,她的文笔不错,但意境卑下。”宋先生在书中也做了有理有据的推测,觉得杨绛不会说出这样的话,因为,1991年杨绛和张爱玲合著过一本书,想必杨先生同意这样的安排。且不论他的判断是否正确,但他的善意读者是感觉到了。我也一直不太相信杨先生会说出这种话。

  宋以朗的书中还有惊人段落:“1979年,我父亲写信给张爱玲,提及钱锺书访美情况。‘钱抢尽镜头——出口成章,咬音正确,把洋人吓坏了。大家对他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所以志清、水晶都各写长文大捧。我起先有点担心,怕为钱惹祸,但钱如此出风头,即使有人怀恨,也不敢对他如何,何况钱表面上词锋犀利,内心颇工算计,颇知自保之道。”这封信里信息量很大,仔细琢磨一下,很有意思:既有对钱先生博学的佩服与树大招风的担心,又有对他行事风格的评价。这里的“算计”与“自保”,无论如何应该算不上是褒义,相当于父亲在一个朋友面前说另一个朋友的坏话,但作为儿子的宋以朗却大大方方地把这一段拎出来划重点讲,足见理科生思维以理性、严谨为重。

  但“内心颇工算计”这句还是把我吓了一跳,读过杨绛《我们仨》的人都知道,钱先生是最天真单纯的一个人,经常干些痴事,让人哭笑不得。比如钱锺书穿鞋不分左右,一辈子不会打领带,曾在妻女睡着后,在妻子的脸上、女儿的肚子上画大花脸,甚至还敢给经典著作纠错。后来因为过于直言不讳、狂傲独行,惹来过麻烦,又经历了一系列现实生活的锤炼,后半生的钱锺书也开始顺应时代,作出了相应的改变,恪守父亲的忠告,谨记“默存”,在公众场合行事说话变得谨小慎微起来。一个喜欢口吐狂言、天真“痴气”的大作家最后也学会了“默存”,我以为这其实是不能算作“内心颇工算计”的吧。

  作家是人不是仙,背后议论、臧否人物,都是最正常不过的事,当然,还要感谢宋以朗先生呈现了宋家客厅里的名作家们如此真实和接地气的一面。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诗情画意》成语书法图文赏析
诗情画意,汉语成语。意思是如诗的感情,如画的意境,富有诗歌和绘画那样的情感意境。这个成语一般形容风景优美,好像诗画中的境界,耐人寻味。也指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情趣。又作“画意诗情”。诗情画意出自宋·周密

0评论2023-02-28801

【经典赏析】刘长利|​浅析孙自然书法艺术
孙自然,又(自冉),中书协会员,当代实力派书法家。1963年生,山东省菏泽市人,自幼酷爱书法,三十余年研习不辍,挖掘传统技法,广汲百家之长,先后研修于山东齐鲁书画大学,西安书画研究院,师从于著名书法大家欧

0评论2023-02-28836

中国古代文学鉴赏以及创作的重要形式
中国的民间文学传统源远流长,最古老的文学形式就是古诗词,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就是。它把一切表达成韵脚来表达,形式简单,意蕴深厚,是中国古代文学鉴赏以及创作的重要一种形式。的组成是由韵脚和调两部分组成。

0评论2023-02-28558

从行走与阅读中领略文学的风景
对于一名高校教师来说,暑假是平时教学生活的一种调节,也是新生活状态的开启。暑假可以有较多时间来阅读,可以参加一些专业学术会议,进行文学交流。因此,暑假的文学生活是很重要的生命拓展,更是自由舒展的诗意人

0评论2022-09-05495

“世界文学之都”开启“阅美南京”之旅
9月3日,以“品文都、诵经典、爱南京”为主题的“阅美南京”系列活动在南京青春书店正式启动。叶嘉莹先生曾说:“吟诵声中有诗词的另一半灵魂。”“阅美南京”系列活动,旨在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品、读、诵等,提升

0评论2022-09-05605

中国作协、国家广电总局战略合作 推动文学和影视有机结合
9月2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双方将促进优秀文学作品向电视剧、网络视听节目等形式转化及对网络文学的版权开发。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书记

0评论2022-09-05571

经典原来可以这样读!铁凝、格非等重量级作家文学鉴赏课亮相
近日,2021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大家读大家”书系第四辑由译林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著名学者丁帆、王尧主编的一套国内重量级作家阵容的文学鉴赏课,收录铁凝《隐匿的大师》、阎连科《作家们的作家》、格非《文明

0评论2022-08-26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