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康养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莎翁故居遇见汤公

2022-03-01 17:466320

我们来到斯特拉特福镇。瞻仰古朴典雅的莎翁故居。

  莎士比亚的故居在小镇的亨利街北侧,是一座带阁楼的二层楼房。本结构的房屋框架、斜坡瓦顶、泥土原色的外墙、凸出墙外的窗户和门廓使这座16世纪的老房在周围的建筑群中十分显眼。买票的人不多,可参观的地方并不大。



  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出生在这座楼上二楼的主卧室。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都是在这里度过的,并度过了和他新婚妻子的第一个五年。莎士比亚48岁后搁笔,从伦敦回到斯特拉特福镇,退隐故里。

  


  进展厅后,立刻被丰富的展品,翔实的史料深深吸引,古典的温馨迎面扑来。时间仿佛在穿越,条桌、櫉柜等旧式家具和壁炉,板凳、镜子等古朴用品和陶器使我看到和了解了莎士比亚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生活的情况和场景;时间仿佛在聚焦,影像、相片等原始资料;手稿、书籍等众多展品使我对莎士比亚这位世界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剧作家和诗人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使我对他有了更深的崇拜与敬仰。


  在参观中,前方不远处灰暗的灯光下,我看到一个华人模样的老人,头微低下,手扶眼镜,身体前倾,全神贯注凝视展柜里面的物品,似乎还喃喃自语。等老人走开后,我赶紧三步并作两步走过去看看,是什么东西如此吸引老人。一瞧,原来是一本八成新的中国线装书。在一束专业的LED灯光照射下,书本非常清晰,翻开着三分之一的书,左页是竖排的繁体汉字,右边一整页是一幅插画,且画中有画,图中一个古代装束的男子在欣赏一幅女子画像,书的下面安放一块牌子,上有英文说明。我立马用手机镜头拉近距离拍照并用手机上安装的“微软翻译”APP拍译,才有了基本了解。原来是2010年,“莎士比亚诞生地信托基金会主席戴安娜·欧文博士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中国西安出版社出版的汤显祖的《牡丹亭》手抄本。”


<img src="http://www.shanghaiyanglao.com/upload/keditor/image/20191029/20191029115614_91560.jpg" width="600"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人,且都代表着东西方文化中戏剧作品的顶峰。莎翁故居内展示陈列汤显祖的代表作中国戏剧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书籍《牡丹亭》,是东西方文化的共识。后来我还了解到,戴安娜·欧文博士2011年到汤显祖曾经当过知县的遂昌访问交流,在参观了汤显祖纪念馆等地后,戴安娜·欧文女士说:到遂昌才知道中国文化的远久,才知道汤显祖《牡丹亭》的凄婉和动人。


  参观完莎翁故居二层楼房的展览后,我来到故居的后花园环顾四周。忽然发现,花园内有人似乎在拍电视。便赶紧走过去看。有了新的发现和意外的收获。我看见有一组青铜塑像掩映在绿化中。长方形的青铜台桌左右两边是身穿中国传统儒士服装、手执毛笔的汤显祖和身着西方经典服饰、手握鹅毛笔的莎士比亚“相视畅叙”。青铜台上用中英文刻着“纪念戏剧艺术大师威廉·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中间是《牡丹亭》剧照和《哈姆雷特》剧照浮雕图案。再下面还刻着中英文“汤翁故里·中国抚州赠”字样。



  整个雕塑栩栩如生,人物形象逼真,两人四目互视,仿佛“隔空交流”,工艺异常精细,是雕塑中的精品。两位戏剧大师都是在同一年(1616年)去世的。这是世界文学史上奇妙的巧合。东方戏曲家汤显祖,与西方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虽然生前远隔千山万水,从来未曾谋面,但两位是同时代的文学巨匠,都各自写出了流芳百世的经典作品,对东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尊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青铜塑像,跨越时空在英国“相遇”,成为中英文化交流的佳话。在一旁拍电视有三个人,立着的摄影机正对着青铜塑像,其中两位是年轻的的华人。在他们还没有开拍前,我向华人咨询,她很热心地作了简约介绍:这尊塑像是抚州市于2016年赠送给莎士比亚出生地信托基金会的,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杨奇瑞创作,2017年4月,在莎士比亚诞辰453周年之际,来自英国斯特拉特福和中国江西抚州的代表在莎翁故居花园为这尊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青铜塑像举行了揭幕仪式。




  莎翁故居遇汤公,使我看到了超越时代的文化融合,穿越时空的巨匠相聚。

  有机会再去看看汤显祖故居。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诗情画意》成语书法图文赏析
诗情画意,汉语成语。意思是如诗的感情,如画的意境,富有诗歌和绘画那样的情感意境。这个成语一般形容风景优美,好像诗画中的境界,耐人寻味。也指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情趣。又作“画意诗情”。诗情画意出自宋·周密

0评论2023-02-28831

【经典赏析】刘长利|​浅析孙自然书法艺术
孙自然,又(自冉),中书协会员,当代实力派书法家。1963年生,山东省菏泽市人,自幼酷爱书法,三十余年研习不辍,挖掘传统技法,广汲百家之长,先后研修于山东齐鲁书画大学,西安书画研究院,师从于著名书法大家欧

0评论2023-02-28862

中国古代文学鉴赏以及创作的重要形式
中国的民间文学传统源远流长,最古老的文学形式就是古诗词,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就是。它把一切表达成韵脚来表达,形式简单,意蕴深厚,是中国古代文学鉴赏以及创作的重要一种形式。的组成是由韵脚和调两部分组成。

0评论2023-02-28584

从行走与阅读中领略文学的风景
对于一名高校教师来说,暑假是平时教学生活的一种调节,也是新生活状态的开启。暑假可以有较多时间来阅读,可以参加一些专业学术会议,进行文学交流。因此,暑假的文学生活是很重要的生命拓展,更是自由舒展的诗意人

0评论2022-09-05513

“世界文学之都”开启“阅美南京”之旅
9月3日,以“品文都、诵经典、爱南京”为主题的“阅美南京”系列活动在南京青春书店正式启动。叶嘉莹先生曾说:“吟诵声中有诗词的另一半灵魂。”“阅美南京”系列活动,旨在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品、读、诵等,提升

0评论2022-09-05626

中国作协、国家广电总局战略合作 推动文学和影视有机结合
9月2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双方将促进优秀文学作品向电视剧、网络视听节目等形式转化及对网络文学的版权开发。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书记

0评论2022-09-05594

经典原来可以这样读!铁凝、格非等重量级作家文学鉴赏课亮相
近日,2021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大家读大家”书系第四辑由译林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著名学者丁帆、王尧主编的一套国内重量级作家阵容的文学鉴赏课,收录铁凝《隐匿的大师》、阎连科《作家们的作家》、格非《文明

0评论2022-08-26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