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康养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让“文学之都”可感可知 南京文学客厅开启文学浪漫夜

2022-05-23 13:504950

       5月20日,南京“世界文学客厅”面向广大市民,推出了晚间活动场“520之夜”,传递世界“文学之都”的浪漫。


       文学主题领衔,活动丰富多彩

       1500多年前,这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文学馆所在地,而今这里是南京文学空间网络建设的中心和枢纽——南京“世界文学客厅”。当天晚上,通过“探秘文都”小程序预约来到文学客厅的市民一走进大门,就被“以爱之名”为主题的光影秀所吸引。主楼展馆一眼望去,外墙石板如竖排中国古籍书页,绢黄色古书般的墙色仿佛刚从纸页上拓下,典雅古拙。在光影交织中,“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等流传至今的名篇佳句映现于建筑形成的“简牍”之上,让人引颈驻足,感受1500年源远流长的文学脉络传递的爱、美好与温暖。

       文学客厅的庭院剧场中上演了折子戏《桃花扇·洞房》《梁祝·十八相送》。优美的唱腔、经典的片段,让不少票友陶醉其中,演员们精彩的表演引来阵阵掌声。市民们纷纷表示,在文学的起源地来欣赏戏剧中的爱情传奇,这份体验很美妙。刘女士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也是喜欢看戏,这次知道文学客厅举办“520之夜”活动,就和爱人一起来参加。“《桃花扇》这个故事发生在南京,在文学发源地听上一出和南京相关的戏曲,‘文学之都’古老的文脉气息扑面而来。”她兴奋地告诉记者。


       在观赏了精彩的演出后,市民们全方位参观了文学客厅。黄绿色主调融合了南京世界“文学之都”logo色彩,也与周边历史文化建筑,如杨廷宝大师设计的民国建筑绿琉璃顶、黄色墙面呼应,与周边景物色彩相得益彰。正如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南京世界文学客厅主持设计师陈薇表达的,通过起、承、转、合的框架布局,文学客厅呈现了南京千年文脉的文学源起、传承创新、文城转换、生活融合四个理念,让人们更近距离、更多元角度地感受古都文韵。11米高的主楼展馆分上下两层,分设文·脉、文·码、文·枢三个主题展区,配合院落内文·房、文·创共五个展项,体现古都文韵传承与创新空间的设计寓意。

       除此之外,参加活动的市民还纷纷兴趣盎然地品尝文·创小店——“宁好之家”提供的文学咖啡、在庭院中或坐或散步,《雪拥金陵岸》等古风歌曲飘荡在文学客厅的上空,情景交融的文学场景让大家流连忘返。孩子们更对“文学之都”南京形象代言人“宁好家族”的各类文创产品爱不释手。带着孩子来参加活动的胡先生告诉记者:“恰逢周五,带着不爱阅读的孩子来感受文学之美,文学之爱,接受文学的熏陶,希望他从此爱上读书。”

       面向公众开放 让“文学之都”可感可知

       南京“世界文学客厅”自4月23日开放以来,已成为了南京市民向往的“必游之地”、“打卡名单上的首位”。

       南京市文学之都促进会副秘书长、文投集团创意中心董事长王文溪告诉记者,根据《南京“文学之都”建设规划纲要(2020-2023)》要求,南京将以“1+N+X”为框架,建设众多具有城市特色的文学空间,而南京“世界文学客厅”就是网络中的“1”,承担了南京“文学空间”城市空间建设引领性的作用,打造文学之都的城市客厅、交流展示中心、文学创新活动的试验场。文学客厅自4月23日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以来,坚持公益性、国际化、品牌性、体验性的原则。专业的公益讲解,让参观者充分感受文学之都的深厚底蕴。开设的鸡笼山下文学课广受欢迎,已有1000多位青少年感受“文学之都”的昌盛文风。“李白与金陵”“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漫步”“诗韵话金陵”“童话万花筒”等多元化的文学主题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中小学生和家长走进文学客厅。据悉,鸡笼山下文学课系列活动作为开放性的文学课堂,将持续在周末开设。近日,南京市文学之都促进会与南京市全民阅读促进会还向全市阅读组织发出联合倡议:共享世界文学客厅,共建南京书香文都。

       同时,文学客厅将在重要节点开展特色活动,本次520 就是一次文学+戏剧+创意的跨界活动。今后将围绕文学主题,策划推出类型更加丰富的活动,共创“世界文学客厅”鸡笼山下品牌系列活动,将文学客厅打造成为一个充满梦想和发挥创造力的文学殿堂,让更多人透过文学的视角发现极美南京。

       这个3000平方米的院落,文韵渐次氤氲,将见证南京千年文脉在此传承创新的时代新篇。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诗情画意》成语书法图文赏析
诗情画意,汉语成语。意思是如诗的感情,如画的意境,富有诗歌和绘画那样的情感意境。这个成语一般形容风景优美,好像诗画中的境界,耐人寻味。也指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情趣。又作“画意诗情”。诗情画意出自宋·周密

0评论2023-02-28801

【经典赏析】刘长利|​浅析孙自然书法艺术
孙自然,又(自冉),中书协会员,当代实力派书法家。1963年生,山东省菏泽市人,自幼酷爱书法,三十余年研习不辍,挖掘传统技法,广汲百家之长,先后研修于山东齐鲁书画大学,西安书画研究院,师从于著名书法大家欧

0评论2023-02-28836

中国古代文学鉴赏以及创作的重要形式
中国的民间文学传统源远流长,最古老的文学形式就是古诗词,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就是。它把一切表达成韵脚来表达,形式简单,意蕴深厚,是中国古代文学鉴赏以及创作的重要一种形式。的组成是由韵脚和调两部分组成。

0评论2023-02-28559

从行走与阅读中领略文学的风景
对于一名高校教师来说,暑假是平时教学生活的一种调节,也是新生活状态的开启。暑假可以有较多时间来阅读,可以参加一些专业学术会议,进行文学交流。因此,暑假的文学生活是很重要的生命拓展,更是自由舒展的诗意人

0评论2022-09-05495

“世界文学之都”开启“阅美南京”之旅
9月3日,以“品文都、诵经典、爱南京”为主题的“阅美南京”系列活动在南京青春书店正式启动。叶嘉莹先生曾说:“吟诵声中有诗词的另一半灵魂。”“阅美南京”系列活动,旨在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品、读、诵等,提升

0评论2022-09-05605

中国作协、国家广电总局战略合作 推动文学和影视有机结合
9月2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双方将促进优秀文学作品向电视剧、网络视听节目等形式转化及对网络文学的版权开发。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书记

0评论2022-09-05571

经典原来可以这样读!铁凝、格非等重量级作家文学鉴赏课亮相
近日,2021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大家读大家”书系第四辑由译林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著名学者丁帆、王尧主编的一套国内重量级作家阵容的文学鉴赏课,收录铁凝《隐匿的大师》、阎连科《作家们的作家》、格非《文明

0评论2022-08-26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