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康养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出发,审视乡村题材纪录片中的3种老年形象

2022-05-23 13:355550

       “形象”是指具体形态或姿态作用于人的思想而产生的主观印象。


       “人物形象”在纪实影像中是以视听语言为手段而形成的艺术形象,它是纪录片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形态。每个人对形象的解释各不相同,形象的归结是主观的,是多元的。因此,老年形象的类型应该是形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出来的。

       我并未从老年人的精神层面出发去总结老年形象,而是通过观看与观察,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出发,总结出了继承传统习俗的老年形象、娱乐方式老旧的老年形象、制作乡村美食的老年形象。


       继承传统习俗的老年形象

       乡村里的老年人,经历过几十载春秋,早已将当地发展出来的独特文化熟记于心,他们是乡村的共同记忆,也是年轻人与传统文化沟通的桥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我们熟悉的仁、义、礼、智、信等,也应当包括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


       老年群体是如今中国乡村的主要人口,他们除了进行日常的农耕活动之外,还在无意之中传承者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我国有很多传统文化、习俗和手工艺的传承人,也会建有专门的档案,拍摄专门的影像资料来保护珍贵的传统文化。


       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传承过程更多是口口相传,代代相传。


       目前农村主要人口以老年群体为主,年轻人不愿意回到农村生活,所以在很多关于乡村的纪录片中,或多或少会呈现这些形象,进行祭祀的老人、编制竹制用品的老人、参与当地民俗活动的老人等等,因此在纪录片中,老年人的形象被打上了传统习俗继承者的烙印。


       例如《土家打喜》这部纪录片记录的是土家族新生儿满月举行打喜活动。


       从活动内容上看,“打喜”就是土家族的一群老年人继承传统风俗习惯的故事,从准备“打喜”到打喜结束,整个活动都是以老年人为主导。


       杀猪准备餐食的是老年人,分工安排人员的是老年人,吹唢呐的是老年人,双方家庭请来互相客套的是老年人,“打喜”最后一晚唱跳土家民歌的还是老年人。


       在《土家打喜》中,老年人扮演了乡村习俗的继承者的形象。新一代的年轻人以大城市作为向往的对象和奋斗的目标,只有农村里的老年人在认认真真地传承着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习俗,在乡村文化和习俗的传承和传播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一现象不禁引发我的思考,在农村老年人去世之后,农村的习俗又由谁来继承呢,谁又会继续扮演着继承者的角色?因此,保护好农村老年人,不仅是在解决我国老龄化和养老问题,也在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


       娱乐方式老旧的老年形象

       所谓“泛娱乐化”现象,指的是一股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为核心,以现代媒介(电视,戏剧,网络,电影等)为主要载体,以内容浅薄空洞的方式,通过戏剧化的滥情表演,试图放松人们的紧张神经,从而达到快感的一种文化现象。


       泛娱乐时代,农村的发展一直处于“失声”的状态,大众传媒立足于城市文化之中,进而塑造了城市的共同文化和身份认同,而同一时代的农村,在大众传媒上传递出去的形象是不真实和客观的。


       虽然短视频app为农村题材短视频的创作提供了契机,但是目前关于农村真实生活的短视频较少,关注度也比较低。


       以“李子柒”等为代表的农村文化,是一种理想化的返璞归真,画面精致,生活闲适,这只是用视频的方式将大众带入到农村的梦境中;


       而以“华农兄弟”为代表的农村短视频,其实就是一种美食类的节目,这样的节目缺乏深刻的含义,大多是一种搞笑和猎奇,因此这两种类型的农村都不是真实的农村。


       那么泛娱乐时代的农村究竟是怎样的呢,农村的老年人又是怎样在泛娱乐时代进行娱乐的?


       泛娱乐时代的农村,其娱乐方式大部分比较原始,与城市里先进的娱乐设施有较大的差距。有数据表明,农村老年人选择用电视进行娱乐的占77.85%,选择听广播的占30.38%,选择赶集的占26.58%。


       由此可以看出,即使是泛娱乐时代,农村老年人的娱乐方式仍然比较传统,虽然如此,但是传统的娱乐方式仍然能给农村老人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意义。


       在《银发汹涌》第一集中的汤桂秀奶奶是一个独自居住的老年人,但是她对生活仍然充满了希望。汤奶奶最高兴的事就是去看露天电影,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汤奶奶就会将自家的小板凳端上,去村口看露天电影,电视放了几十年,汤奶奶也看了几十年,而且从不缺席。


       露天电影是汤奶奶仅有的娱乐活动,这种娱乐方式虽然老旧,但是也可以为汤奶奶的生活点亮更多希望。


       在泛娱乐时代的纪录片中,农村老年人的娱乐方式往往是单一和老旧的,对于时代来说,他们是被时代抛弃的群体,但是对于老年人自身来说,这些娱乐方式虽然老旧,也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惊喜。


       因此国家和社会不仅要关注年轻人的娱乐方式,也要关注老年人的娱乐方式,给老年人更多生活乐趣。


       制作乡村美食的老年形象

       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道,“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中国经历了千年的农耕文明,农村衍生了许多的优秀文化、习俗以及美食,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的诗句,表明了农村食材的丰富以及待人的豪爽之情。


       农村虽然在现在有着落后和贫瘠的意义,但是这并不影响农村人对于美食的追求。前几年大火的《舌尖上的中国》,以纪录片的形式展示中国的美味,在该系列纪录片中,更多的是中国乡村的美味,很多的农村老年人成为了乡村美食的代言人。


       费孝通说农村人一辈子都被绑在土地上,一辈子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生活的土地。正是农村人对于土地的执着,才能让他们持续在热爱的这片土地上发现大地的美味,成就不一样的农村佳肴。


       农村的老人是农村美食家,这不仅表现在他们可以制作多种多样的农村美食,还表现在任何一款食材到了农村老人的手中,就可以变成一种独特的美味。


       农村老年人大多很少离开自己的家乡,基本都是在当地生活了几十年,对于当地食材有较高的熟悉程度,不同的季节会栽种和食用不同的蔬菜,不同的食材搭配不同的材料能起到不同的功效,同时也会产生不同的味道。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七集,贵州省的某些偏远山区,以种植糯稻作为食物的主食,这里的村民既在稻田里种植糯稻,又在稻田里养殖鲤鱼,放养鸭子。


       当地村民在收获糯稻的同时也收获养殖在糯稻田里的鲤鱼,他们将鲤鱼收获回来之后,会将其制作成辣椒腌制的鱼,以此来避免腐败菌大量滋生。这样既能延长鱼的保存时间,又能给鱼增加一种特殊的风味,同时他们也会采摘木姜子利用其独特的味道和山奈发酵出来的酸一起制作从江壮族独一无二的酸菜鱼。


       类似于从江壮族酸菜鱼的地方美食有很多,这些都是农村人在一代又一代的延续之中创造出来的,而农村老年人就是这些乡村美食的创作者和传播者。


       因此农村的老年人是农村的美食家,他们制作着独一无二的家乡的味道。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送餐助餐 医疗康护 文化娱乐 精神关爱 清塘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启用
昨天,姑苏区虎丘街道清塘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正式启用。这座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主体建筑共上下两层的为老服务中心位于清塘新村内,是一站式为老人提供送餐助餐、医疗康护、文化娱乐、精神关爱等个性化特色服务的枢纽

0评论2023-05-15619

天津:完善社区养老服务 满足老年人康养娱乐需求
“这下好了,老年人有地方玩了。您看这环境又好,离家又近,老街坊一起到这下下象棋,跑跑步,聊聊天儿,解解闷儿,特别好。身体不好的送到这也有人管,子女也能安心上班,大家都受益。”4月14日上午,河东区常州道

0评论2023-05-15588

丰富警营文化 开展娱乐活动
为了进一步丰富警营文化生活,提升民辅警身体素质和队伍精神面貌,近日,达日县看守所组织备勤民辅警和武警中队开展台球、乒乓球娱乐活动。由于监管工作的特殊性,监管队伍长时间处于封闭环境,工作时间长且枯燥,为

0评论2023-04-25577

200余项文旅活动!五一快来畅游烟台
4月20日消息 “五一”假期,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以“五一有约,畅游烟台”为主题,组织各区市、各文旅要素主体,策划推出看演观展沁人心、踏青潮玩游山海、沉浸体验重传承、博物致知品古韵等4个系列200余项文旅活动,

0评论2023-04-25593

第五届“中国华服日”活动多地联动举办
记者从共青团中央获悉:第五届“中国华服日”活动22日在北京、山东、江苏、湖南等地联动举办,吸引上万名青年华服爱好者体验游览。北京主会场设在圆明园遗址公园,现场有“国风市集”“互动体验”“文化展演”“文化

0评论2023-04-25518

河东区:完善社区养老服务 满足老年人康养娱乐需求
“这下好了,老年人有地方玩了。您看这环境又好,离家又近,老街坊一起到这下下象棋,跑跑步,聊聊天儿,解解闷儿,特别好。身体不好的送到这也有人管,子女也能安心上班,大家都受益。”4月14日上午,河东区常州道

0评论2023-04-25530

文化和旅游部拟对未成年人参与剧本娱乐活动设置保护条款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就《剧本娱乐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为进一步加强剧本娱乐管理,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文化和旅游部起草了《剧本娱乐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提出,

0评论2023-04-17573

10项主体活动 第4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将启幕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3月22日,本网从第4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组委会获悉,本届洛阳牡丹文化节2023年4月8日至23日(赏花期4月1日至5月5日),开幕式于4月8日晚在洛阳市牡丹阁景区南广场举行,文化节期

0评论2023-03-30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