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康养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这8条养生建议你一定见过,但都不可信!

2022-03-07 14:394640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各种各样的养生消息也铺天盖地而来,例如“适量饮酒,有益健康”“输液可以疏通血管”“趁热吃,对肠胃更好”……很多人对这些“养生建议”深信不疑。

  今天,很遗憾地告诉大家,这些“养生建议”都不可信!不但没用,很可能还会越养越坏!

  01

  血管“垃圾”不清,会成血栓真相?

  “血管里面有垃圾,如果不清理,这些垃圾会慢慢蓄积,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导致百病缠身。”这种说法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甚至有些人还亲自试过。别傻了。

  血管里根本没有所谓的“垃圾”、“毒素”,有的只是人体正常的“代谢废物”。正常情况下,会随着血液运输到特定的排泄器官,最终排出体外。

  我们平时适当多喝水,增加排尿,就可以帮助代谢废物加速清理。

  02

  每天1万步,活过100岁真相?

  似乎不少人都在坚持着一个信念——走得越多就会越健康。

  过量运动会造成慢性关节损伤,对肌肉、骨骼等也可能产生不良影响。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介绍,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当然具体步数也还是因人而异!

  03

  趁热吃,对肠胃更好?

  在吃喝的问题上,很多人认为吃热的、喝热的有助于保护肠胃。

  其实早在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报告就显示,饮用65℃以上的热饮,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

这8条养生建议你一定见过,但都不可信!

  《柳叶刀》官网截图

  其实不仅是热饮,深受国人偏爱的火锅等炽烈热食也有同样的风险。

  04

  换季输液通血管,安全过冬?

  “换季了,又该输输液、通血管了。”每到换季,都有一大批老年人奔医院,靠输液通血管。

  这种方法害人不浅,不仅没有用,搞不好还“要人命”。

  “输液通血管”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出现对脑卒中后每年定期输液和不输液进行的科学的临床对比研究。输液反而可能引起心衰、药物过敏反应等情况,诱发或加重疾病。

  05

  中药没有副作用,不会伤身?

  平时生活中,当我们身边人生病时,总有些人推荐去吃点中药,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不会伤身。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

  《光明日报》曾报道了一个“乱用中药导致肝衰竭”的案例。有医生曾接诊过一位患肝衰竭的中年女性患者,原因是之前因为头发白的问题,一直都在用首乌来黑发。救治成功后,病人还一脸无辜地说,首乌算什么药啊。

  “中药没有副作用,不会伤身”的观念得改改了,中药也是药,用前一定要请教医生!

  06

  经常按摩淋巴,能排毒?

  很多美容养生会所都有“淋巴排毒”的项目,声称按摩淋巴可以起到排毒治病的疗效。

  目前,我国的卫生监督部门没有审批过一项“淋巴排毒”的技术。所谓淋巴排毒,没有科学依据。

  07

  日常多吃红枣红糖,可以补血?

  近年来,红糖被包装为“养生神器”,受到越来越多的女性喜欢。加了姜汁、桂圆、红枣的保健红糖,更是受欢迎。然而事实的真相是:你可能被骗了!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的检测数据,红糖中高达96.6%的成分是糖类,铁元素含量微乎其微。想用红糖补血是不靠谱的。虽然红枣皮红红的,但红枣的铁含量并不高。干枣中的铁含量大概是2毫克/100克,鲜枣中更低,只有1.2毫克/100克,而且枣里面的铁不好吸收。

  真正的补铁食物:红肉,包括猪肉、牛肉、羊肉在内的红色的肉;动物血;动物肝脏。

  08

  多吃碱性食物有益健康?

  “酸性体质容易得癌症!”“碱性饮食有益健康!”这些说法你听过没有?

  这个理论的创始人是来自于美国的Robert O. Young。据悉,2002年,他一口气写了 4 本书推广酸碱体质的概念,并先后出版了《酸碱奇迹》系列丛书。

  “酸碱体质理论”骗局真正被揭穿,是因为美国一位癌症患者被这套说法忽悠,放弃了正规的化疗,最终导致癌症病情发展到Ⅳ期。而所谓的酸碱疗法,竟是在静脉注射的药物中添加碱性的小苏打。

  结果,Robert O. Young因此被告上法庭,被判决缴纳1.05亿美元的巨额罚款,而且他当庭承认酸碱理论就是骗局!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康养旅居消费迎来发展“黄金期”
水汽氤氲,茶香悠然,清晨的阳光像层薄纱,轻柔地笼罩在蒙顶山上。在四川雅安蒙顶山风景名胜区假日度假酒店的茶园里,几位客人在晨光中打起太极拳。这是酒店依托蒙顶山良好自然生态打造的康养疗愈场景之一。几十公里

0评论2025-04-09595